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哺乳期拉肚子像拉水一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哺乳期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受凉、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哺乳期女性出现水样腹泻时需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如冰饮、油炸食品、辛辣调料等。可进食小米粥、山药泥、软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高糖分食物加重肠道渗透压,同时观察是否因特定食物过敏诱发腹泻。
腹泻导致体液大量流失时,应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适量饮用加盐米汤或稀释苹果汁补充钾离子,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加重脱水症状。
将40℃左右热水袋裹毛巾敷于脐周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皮肤感觉异常或存在腹部手术史者禁用。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更佳。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禁止自行服用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免影响婴儿骨骼发育。
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伴发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婴儿出现拒奶、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判断病因,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哺乳期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以维持婴儿营养,但需注意清洁乳头避免污染。日常避免腹部受凉,处理食物前充分洗手,餐具定期消毒。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优先选择富含果胶的香蕉、蒸苹果等食物帮助修复肠黏膜。若腹泻反复发作,建议进行乳糖耐受试验或过敏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