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造影手术

3.58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造影手术是一种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并使用X光成像技术来检查心脏血管状况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心脏造影手术主要有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右心导管检查等方式。

1、经皮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是最常见的心脏造影手术类型,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后在X光下显影。该检查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帮助诊断冠心病。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痉挛、造影剂过敏等反应,需由专业心内科医生操作并配备急救设备。

2、左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通过导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心室腔,可评估心室收缩功能、室壁运动情况及心脏瓣膜状态。该检查对诊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具有重要意义。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因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不全患者造成负担。

3、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通过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导管至右心系统,测量肺动脉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要用于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等诊断。检查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警惕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结合造影剂使用的新型血管内成像技术,利用近红外光获得冠状动脉横断面高清图像,能识别易损斑块、支架内再狭窄等病变。该技术对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但设备要求较高且费用昂贵。

5、血管内超声检查

血管内超声检查通过导管末端的超声探头获取血管壁结构图像,可精确测量斑块负荷、评估支架贴壁情况。该技术能弥补传统造影对血管壁病变评估的不足,常用于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但操作时间较长且需要专业培训。

心脏造影手术属于有创检查,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出现胸痛、心悸、穿刺处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心脏造影后建议定期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配合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