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便秘引起腹痛主要与肠道内容物滞留、肠壁压力增加及神经反射有关。便秘可能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减弱、药物副作用、盆底肌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排便困难、腹胀、下腹钝痛等症状。
长期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导致粪便体积缩小、质地干硬。粪便在结肠内移动缓慢时可能刺激肠壁神经,引发左下腹隐痛。建议每日摄入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配合适量饮水帮助软化粪便。
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时,粪便在结肠内滞留时间延长。积存的粪便使肠腔扩张并压迫肠系膜,可能诱发脐周阵发性绞痛。这种情况常见于久坐人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通过规律运动改善肠蠕动。
部分药物如铝碳酸镁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琥珀酸亚铁片等可能抑制肠道蠕动。药物性便秘导致的腹痛多表现为全腹不适,通常停药后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排便。
排便时盆底肌无法正常松弛会导致排便梗阻,粪便淤积在直肠内可能引发肛门坠胀感和下腹持续性胀痛。这种情况需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或遵医嘱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改善。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排便后腹痛缓解的特征。肠道敏感度增高使得正常蠕动也可诱发腹痛,可能伴随黏液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日常应注意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晨起后饮用温水刺激胃肠反射。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发热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可在营养师指导下增加奇亚籽、亚麻籽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