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感染后通常2-4周出现急性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数月或更久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与个体免疫状态有关。
急性期症状多出现在感染后2-4周,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痛等类似流感症状,持续1-3周自行缓解。此时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血液中可检测到高病毒载量。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短则数月,长则10年以上,期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进入艾滋病期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典型症状。
极少数感染者可能长期不出现明显症状,称为长期不进展者,这类患者通常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或免疫特征。部分免疫功能较强的个体,急性期症状可能轻微或缺失,直接进入无症状期。特殊情况下如合并其他免疫抑制疾病,可能加速病程进展。
若存在高危行为或疑似暴露,建议及时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安全性行为、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确诊感染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病毒载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