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一岁宝宝还没有长牙可通过观察口腔发育、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排除病理因素、定期口腔检查等方式干预。乳牙萌出延迟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内分泌疾病、局部发育异常或全身性疾病有关。
家长需检查宝宝牙龈是否出现膨隆或发白等萌牙征兆。正常乳牙萌出时间为6-12个月,部分健康儿童可能延迟至18个月。可使用清洁纱布轻柔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18月龄仍无牙齿萌出,建议就诊儿童口腔科。
适当增加磨牙饼干、苹果条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刺激牙床发育。保证每日摄入500ml奶制品,补充奶酪、酸奶等富含钙质的辅食。避免长期食用过于精细的糊状食物,这可能导致颌骨发育不足。
维生素D缺乏是常见诱因,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合并缺钙时可使用碳酸钙D3颗粒。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增加维生素AD胶丸补充,但须严格按儿科医师指导用药。
需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佝偻病等系统性疾病,这类疾病常伴有囟门闭合延迟、方颅等体征。先天性无牙症等罕见病需通过曲面断层片确诊。若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等表现,建议尽早就诊遗传代谢科。
每3个月进行口腔专科评估,通过X线检查牙胚发育情况。萌出顺序异常可能提示多生牙或牙瘤,需拍摄全景片排除。对于釉质发育不全等局部问题,可采取氟化泡沫等预防性措施。
家长应记录宝宝每日饮食摄入及生长发育曲线,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自行使用磨牙棒等硬物过度刺激牙龈。若24月龄仍无乳牙萌出,需完善染色体检测等深入检查。日常注意口腔清洁,萌牙后立即开始使用婴幼儿专用牙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