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五个月宝宝睡不踏实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频繁夜醒、易惊跳、哭闹等。改善方式主要有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补充维生素D、排查过敏因素、就医检查。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使用纯棉透气寝具。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可配合白噪音机或轻柔音乐。白天适当接受自然光照有助于建立昼夜节律,夜间使用小夜灯时应选择暖光且亮度低于50勒克斯。
间隔3-4小时喂养一次,每次奶量根据体重按150-200毫升每公斤计算。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胃肠不适,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引入辅食的宝宝需观察是否因新食物过敏,首次添加应选择低敏的强化铁米粉。
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3滴剂400国际单位,缺乏时可能引发神经兴奋性增高。可选择星鲨维生素D滴剂或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服用后需观察是否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夏季户外活动每日应达到1-2小时。
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牛奶、鸡蛋、海鲜等常见致敏食物2周观察效果。奶粉喂养可尝试深度水解配方如纽太特,严重过敏需使用氨基酸配方如恩敏舒。注意排查尘螨、宠物毛屑等环境过敏原,每周用60摄氏度热水清洗寝具。
持续睡眠障碍需排除中耳炎、胃食管反流、佝偻病等疾病。胃食管反流可能伴随吐奶、弓背哭闹,可使用体位疗法配合小儿健胃消食口服液。佝偻病会出现枕秃、方颅,需检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必要时增加维生素D剂量。
家长应记录宝宝睡眠日志,包括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及伴随症状。白天安排3次小睡总时长不超过4小时,避免黄昏觉超过30分钟。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使用襁褓巾可减少惊跳反射。若调整2周无改善或伴随发热、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