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厌食症主要表现为长期食欲减退、进食量显著减少或拒绝进食,常伴有体重增长缓慢、营养不良等症状。典型表现包括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餐时间延长、挑食偏食、情绪抵触进食等,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患儿对日常食物兴趣明显下降,即使面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表现冷淡。进餐时可能仅吃几口便停止,或需要家长反复催促。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一个月,且排除感冒发热等短期疾病因素。
表现为进餐时间显著延长,每顿饭耗时超过40分钟;或出现含饭不咽、吐食等行为。部分患儿会刻意避开特定质地或颜色的食物,严重挑食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患儿体重曲线出现平台期或下降,身高增长速度可能同步减缓。体检可见皮下脂肪变薄,肌肉发育较差,严重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生长发育迟缓标准。
部分患儿伴随功能性胃肠不适,如餐后腹胀、偶尔腹痛或便秘。这些症状多与饮食不规律、消化功能紊乱有关,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病理因素。
患儿可能在进餐时表现出焦虑、哭闹或逃避行为,有些会通过玩玩具、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逃避进食。长期厌食可能导致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绪行为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发现孩子持续存在上述表现时,应先记录每日饮食日记,观察进食量变化及伴随症状。可尝试调整食物种类和进餐环境,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锌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病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干预或营养补充治疗。日常生活中避免强迫喂食,可通过增加运动量、参与食物制作等方式培养进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