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是什么病状

7934次浏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酶升高通常提示心肌损伤,可能由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心肌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等,这些指标异常时多伴随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1、心肌炎

心肌炎可能导致心肌酶升高,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发热、乏力、心律失常。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维生素C注射液、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心肌酶显著增高,多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胸痛、大汗淋漓。临床常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阿替普酶注射液、硝酸甘油片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发病后需立即就医。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肌酶轻度升高,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症状有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可选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

4、剧烈运动

高强度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心肌酶升高,属于生理性反应,通常无特殊症状。无须药物治疗,休息后数值可自行恢复。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和拉伸。

5、心脏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会造成心肌酶短暂升高,与机械性心肌损伤有关,术后可能出现低热、切口疼痛。治疗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

发现心肌酶异常时应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检查结果。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胸痛、气促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规范治疗的同时,注意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查心肌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