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出现血块怎么回事

6.29万次浏览

周玮琰 副主任医师

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睛出现血块可能与结膜下出血、外伤、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冷敷、避免揉眼、控制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出血是眼睛出现血块的常见原因,通常由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导致结膜小血管破裂引起。表现为眼白部位出现鲜红色片状出血,一般无疼痛或视力下降。初期可冷敷减轻充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通常1-2周可自行消退。若反复发作需排查全身性疾病。

2、外伤

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异物划伤等外伤可能导致结膜血管破裂出血。伴随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轻微外伤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修复角膜。若出血量大或合并视力模糊,需排除巩膜裂伤等严重损伤,必要时行巩膜缝合术。

3、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起眼底血管脆性增加,导致自发性结膜下出血。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等血压升高症状。需监测血压并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检查眼底评估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避免引发视网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可导致结膜血管通透性增高,轻微外力即可能引发出血。常合并多饮、多尿等症状。需严格控糖并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定期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害。

5、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者,可能出现自发性结膜下出血。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检测凝血四项,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急性出血期可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必要时转诊血液科治疗原发病。

眼睛出现血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减少手机电脑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刺激,不用过热的水洗脸。若出血范围扩大、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下降,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医嘱规范用药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