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律失常的辨别方法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心电图适用于常规筛查,动态心电图更适合捕捉间歇性发作,心脏电生理检查则针对复杂病例。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心律失常筛查工具,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可记录心脏电活动波形,能识别房颤、室性早搏等常见类型。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可显示P波、QRS波群等关键参数,但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有限。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监测,能捕捉日常活动中偶发的心悸或晕厥症状,尤其适合症状与体力活动相关的患者。记录期间需保持日常活动并记录症状日志,便于医生分析心电图变化与症状的关联性。
心脏电生理检查属于有创性手段,通过导管电极直接记录心内电信号,可精确定位异常传导路径或异位起搏点。该方法主要用于药物难治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等复杂病例,能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运动负荷试验则通过递增运动诱发潜在心律失常,适用于运动相关症状的评估,但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植入式循环记录仪适合症状稀少但高风险患者,可长期监测数月甚至数年,但需手术植入且费用较高。
建议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先进行基础心电图检查,若结果阴性但症状反复,可考虑动态心电图监测。复杂或高危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心内科,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电生理检查。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浓茶咖啡等诱因,定期监测血压和脉搏,突发严重心悸伴眩晕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