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一抓就红而且凸起可能是皮肤划痕症,通常由皮肤敏感、过敏反应、机械刺激、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避免搔抓、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或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轻微摩擦即可诱发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介质释放。表现为抓挠后出现短暂性红斑和风团样隆起,无瘙痒或仅有轻微刺痒感。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修复屏障,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典型表现为抓挠后出现条索状红色隆起伴剧烈瘙痒,可能合并打喷嚏等过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严重时需搭配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抗炎。
过度搔抓或衣物摩擦等物理刺激直接损伤真皮浅层血管。皮肤出现线状红色划痕伴轻微肿胀,通常30分钟内自行消退。建议剪短指甲,发作时用冷藏毛巾冷敷10分钟,避免热水烫洗加重血管扩张。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皮肤高反应状态。抓挠后出现持久性红肿凸起,可能伴随脓疱或黄色结痂。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确诊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慢性荨麻疹等疾病中存在IgE抗体异常活化。皮肤受刺激后产生大面积风团样皮损,持续超过6周且反复发作。需检测过敏原和甲状腺功能,长期管理可选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调节免疫,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控制症状。
日常应避免过热环境及辛辣饮食,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温和沐浴露。记录每日发作情况与可能诱因,若皮损持续24小时不消退或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建议每季度复查血常规监测嗜酸性粒细胞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