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头发的生长主要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阶段,由毛囊周期性活动调控,受遗传、激素、营养等因素影响。
生长期持续2-6年,毛囊底部细胞快速分裂使头发持续增长,每月约生长1厘米。此阶段毛球部黑色素细胞活跃,决定发色。雄激素可延长头发生长期,而雌激素对毛囊有保护作用。充足的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是毛囊细胞增殖的基础。
退行期约2-3周,毛囊停止营养供应,毛球部逐渐萎缩。头发停止生长并与毛乳头分离,黑色素生成中断。此时毛囊开始向上迁移,为下一周期做准备。压力、药物或疾病可能促使更多毛囊提前进入此阶段。
休止期持续3-4个月,旧发保持静止直至脱落,新发开始形成。正常人每日脱落50-100根头发属生理现象。毛囊干细胞在此期间激活,重新形成毛球部。甲状腺功能异常或严重营养不良会延长休止期。
遗传基因决定毛囊特性及生长周期长度。双氢睾酮会缩短头发生长期,导致雄激素性脱发。缺铁性贫血、蛋白质缺乏会减缓毛囊细胞分裂。头皮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应激状态可能抑制毛囊活性。
斑秃是自身免疫攻击毛囊导致的圆形脱发。化疗药物可中断毛囊细胞分裂造成暂时性脱发。真菌感染如头癣会破坏毛囊结构。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常伴毛发稀疏。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及铁元素有助于毛囊健康。避免过度烫染、高温吹风等物理损伤,选择温和洗发产品。每日适度头皮按摩可改善局部微循环。若出现异常脱发或毛发分布改变,建议及时就诊排查内分泌、免疫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