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婴儿心室性早搏伴融合波是一种心电图表现,指心室提前除极产生的异常搏动与正常窦性搏动部分融合的现象,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心室性早搏是婴儿期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当异位起搏点与窦房结节律同时激动心室时,会形成融合波。典型心电图特征为QRS波形态介于窦性与室性之间,PR间期短于正常。多数情况下,偶发的室性早搏伴融合波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婴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喂养困难或无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非特异性表现。
少数情况下,频发室性早搏伴融合波可能提示潜在心脏病变。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时,可能出现口唇发绀、体重增长缓慢等表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引发的室性早搏可能伴随肌无力或抽搐。心肌炎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往往伴有发热、拒奶等感染症状。
发现婴儿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伴融合波时,建议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肌酶谱检查。日常需注意记录发作频率与诱因,避免过度哭闹或脱水。母乳喂养母亲应限制咖啡因摄入,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调配。若早搏次数超过每分钟5次或出现面色青紫等症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