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孕妇熬夜可能对胎儿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生物钟紊乱等影响,严重时可能增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孕期熬夜主要与母体激素分泌失调、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
孕妇长期熬夜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胎儿昼夜节律的形成。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同步生物钟,母体睡眠紊乱可能干扰胎儿大脑中视交叉上核的发育。临床观察发现熬夜孕妇的胎儿胎动模式更紊乱,出生后易出现睡眠障碍。褪黑素水平下降还会减少胎盘血流量,可能影响胎儿营养供应。
严重睡眠剥夺可能激活母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皮质醇过度分泌。高浓度皮质醇可通过胎盘屏障,抑制胎儿细胞增殖分化。研究显示每周熬夜超过3天的孕妇,胎儿头围增长速率明显减缓。持续应激状态还会增加子宫动脉阻力,提升胎儿宫内窘迫概率。
建议孕妇每天保证7-9小时连续睡眠,尽量在23点前入睡。白天可进行30分钟午休补充睡眠,但避免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2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温度18-22℃。如出现持续失眠应咨询产科医生,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或补充孕酮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