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月经来之前出血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点滴出血、褐色分泌物、经期延长等症状,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切除、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出现月经前少量出血。常伴有月经周期缩短、基础体温波动,可通过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补充孕激素,配合监测排卵功能。建议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刺激子宫壁引起不规则出血,月经前出血量少且呈暗红色,可能伴随经期腹痛。宫腔镜检查可确诊,较小息肉可服用炔诺酮片调节,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黏膜下肌瘤可能压迫子宫内膜导致经前出血,出血时间可持续数日,可能伴有经量增多。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米非司酮片可暂时控制症状,肌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贫血患者需同步补充铁剂。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激素紊乱时,可能出现经前点滴出血,常伴痤疮、多毛等症状。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调节周期,配合二甲双胍片改善胰岛素抵抗。需控制体重并减少高糖饮食摄入。
血小板减少症或维生素K缺乏可能引发出血倾向,月经前出血量较少但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需检查凝血四项,轻症可服用氨甲环酸片止血,严重者需输注凝血因子。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特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K的食物,经期注意保暖。若出血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严重贫血、剧烈腹痛,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黄体功能不足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激素周期治疗,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需每半年复查一次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