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君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中期可能出现骨转移,但概率相对较低。乳腺癌骨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与肿瘤分子分型、病理分期等因素相关,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脊柱、骨盆和长骨。
乳腺癌中期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此时癌细胞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扩散至骨骼。典型表现为持续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高钙血症,疼痛常在夜间加重且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影像学检查中骨扫描可见多发性放射性浓聚灶,X线片显示溶骨性破坏或成骨性改变,CT与MRI能更早发现微小病灶。临床确诊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穿刺活检,其中碱性磷酸酶升高可作为辅助判断指标。
存在BRCA基因突变、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骨转移风险较高。肿瘤细胞通过分泌RANKL、PTHrP等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部分患者以孤立性骨转移为首发表现,此时需与原发骨肿瘤鉴别。特殊情况下,乳腺癌可转移至下颌骨或颅骨,引发神经压迫症状。
乳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全身骨扫描,尤其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时需及时排查。日常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案需结合全身状况选择双膦酸盐类药物、靶向治疗或局部放疗,严重脊柱转移可考虑椎体成形术。保持适度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强度,疼痛管理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与弱阿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