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阴超报告是怎么回事

1.5万次浏览

李杰 副主任医师

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癌的阴超报告可能由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占位性病变、血流信号异常、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复查、临床分期评估、综合治疗等方式确诊。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子宫内膜增厚

阴超报告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可能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通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生理性增厚常见于月经周期变化,病理性增厚需警惕癌变风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药物调节激素,或行诊断性刮宫明确病理。

2、宫腔占位性病变

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可能提示息肉、肌瘤或恶性肿瘤,常伴随不规则出血。超声下恶性肿瘤多呈不均质回声伴边界不清。确诊需结合宫腔镜检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顺铂、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或实施全子宫切除术。

3、血流信号异常

多普勒超声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可能提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血流阻力指数降低是恶性病变的特征之一。这种情况需联合检测血清CA125水平,治疗可能涉及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抗血管生成药物,配合放射治疗控制病灶。

4、肌层浸润

子宫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提示肿瘤浸润深度增加,超声表现为肌层内条索状高回声。浸润程度直接影响手术范围选择,深度浸润者需扩大切除范围,术后可能需补充放疗或卡铂注射液等铂类化疗。

5、淋巴结转移

盆腔淋巴结肿大超过10毫米需考虑转移可能,超声可见淋巴结皮质增厚伴门结构消失。这种情况通常需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使用注射用多西他赛等药物进行辅助化疗,并定期复查CT评估疗效。

子宫内膜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术后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阴超监测复发情况,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盆腔疼痛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注意心理疏导,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