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内科
慢性精囊炎可能由细菌感染、长期充血、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异常、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细菌逆行感染是常见病因,多由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引起,常伴随射精疼痛、血精等症状。确诊需进行精液培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久坐、骑行或频繁性刺激可能导致精囊持续充血,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下腹坠胀、排尿不适。建议减少压迫会阴的行为,每小时起身活动,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配合微波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可能蔓延至精囊,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精液发黄。可联合使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和癃清片控制感染,期间禁止饮酒,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攻击精囊组织,导致反复炎症,多见于过敏体质者。症状呈周期性加重,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控制,同时补充维生素C咀嚼片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
长期禁欲或频繁射精均会扰乱精囊排空功能,建议保持每周2-3次规律排精。急性发作期需暂停性生活,恢复期可配合八正颗粒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慢性精囊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饮食宜选择南瓜子、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精液常规,若出现发热或严重血精需立即就诊。保持适度运动习惯,如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