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病症。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属于温里药,其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
附子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适用于大汗、大吐、大泻等原因导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常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如四逆汤。现代研究表明,附子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具有强心、抗休克作用,能改善微循环。
附子辛甘大热,能温补一身阳气,凡心、肾、脾等脏腑阳气衰弱者均可使用。治疗心阳不足所致胸痹心痛,常与人参、桂枝同用;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宫冷,多配伍肉桂、熟地黄;治疗脾肾阳虚导致的五更泄泻,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附子还能通过温阳作用改善阳虚引起的水肿。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治疗寒湿痹痛、关节疼痛,常与桂枝、白术等同用;治疗虚寒腹痛、腹泻,多配伍干姜、党参。其镇痛作用与所含乌头碱类成分有关,能阻断神经传导,但需注意用量控制。
附子能温化寒饮,治疗阳虚水泛所致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如真武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出现阳虚水停证候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附子配伍利水药可改善症状。附子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肾血流发挥温阳利水作用。
附子能助阳发表,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常与麻黄、细辛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于素体阳虚又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但热势不高等症状。附子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帮助解表药发挥功效,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用量。
附子需炮制后使用,常用规格有黑顺片、白附片等,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等药物同用。使用附子必须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心悸等中毒反应。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附子宜先煎30-60分钟以降低毒性,储存时应置于干燥通风处,注意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