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伤风过敏了怎么办

3.35万次浏览

乔岐禄 主任医师

乔岐禄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打破伤风过敏后应立即停止接种并就医处理,可通过抗过敏药物、局部冷敷、观察监测、调整免疫方案、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式缓解。破伤风疫苗过敏可能与疫苗成分、个人体质、接种操作、既往过敏史、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1、抗过敏药物

破伤风疫苗过敏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过敏反应。盐酸西替利嗪片适用于轻中度过敏反应,能抑制组胺释放。氯雷他定片可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于严重过敏反应,需由医护人员操作使用。使用药物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局部冷敷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时可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灼热感。冷敷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出现水疱或破溃应停止冷敷并消毒处理。

3、观察监测

过敏反应发生后需在医院留观30分钟以上,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轻度过敏可能出现皮肤荨麻疹,重度可导致喉头水肿。医护人员会评估过敏程度,记录反应特征和时间节点。离院后仍需继续观察24小时,出现新症状需立即返院。

4、调整免疫方案

对破伤风疫苗过敏者需由疾控专家评估后改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或采用脱敏接种方案。脱敏接种需分多次小剂量注射,在严密监护下完成。既往有严重过敏史者应永久禁用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改用其他预防措施。

5、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对破伤风疫苗成分过敏后应避免再次接触,就医时需主动告知过敏史。疫苗中的明胶、硫柳汞等辅料可能是致敏原。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清洁消毒,深部创伤及时就医处理,降低破伤风感染风险。必要时可预先备好抗过敏药物。

破伤风疫苗过敏后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后续接种其他疫苗前需详细告知过敏史。定期复查免疫功能,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预防外伤,处理伤口时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深部污染伤口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