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萌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有助于改善睡眠的茶饮主要有酸枣仁茶、洋甘菊茶、缬草茶、薰衣草茶和茯苓茶。这些茶饮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或舒缓情绪发挥助眠作用,适合轻度睡眠障碍人群饮用。
酸枣仁茶由酸枣仁冲泡而成,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酸枣仁中的皂苷类成分可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帮助缩短入睡时间。饮用时取10克炒制酸枣仁沸水焖泡15分钟,睡前1小时温服效果较佳。脾胃虚寒者应减少用量。
洋甘菊茶含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等黄酮类物质,能与大脑苯二氮䓬受体结合产生轻度镇静作用。对焦虑情绪引发的入睡困难尤为适用,可缓解夜间觉醒。建议选择德国洋甘菊品种,每日用量不超过3克干燥花蕾。妊娠期女性及花粉过敏者慎用。
缬草根中的缬草三酯类化合物通过增加脑内γ-氨基丁酸浓度改善睡眠质量,对睡眠浅、易惊醒者效果明显。取干燥缬草根5克用85℃热水浸泡10分钟,连续饮用不宜超过2周。需注意其可能与镇静类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薰衣草茶含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等挥发油成分,通过嗅觉通路影响边缘系统,减轻应激反应带来的睡眠障碍。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导致的难入睡情况。每次使用2-3朵干燥花蕾冲泡,夜间频尿者应控制饮用量。
茯苓茶以茯苓为主要原料,其多糖成分能调节5-羟色胺水平,改善睡眠结构紊乱。对脾胃虚弱伴发的眠浅早醒有调理作用。建议将茯苓切片15克煎煮20分钟后饮用,肾功能不全者需咨询医师。
选择助眠茶饮时需结合体质特点,避免睡前大量饮用导致夜尿增多。长期失眠或伴随日间功能障碍者应及时就医排查焦虑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日常可配合规律作息、睡前热水泡脚、保持卧室黑暗安静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建立健康的睡眠节律。饮用茶饮2周后若睡眠无改善,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