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移植后肝腹水可能由移植肝功能不全、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感染、胆道并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抗感染治疗、穿刺引流、手术修复、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新移植肝脏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或保存不当导致功能恢复延迟,可能出现合成蛋白能力下降、门静脉高压等症状。需监测凝血功能及白蛋白水平,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支持治疗,必要时重复进行超声评估。
急性细胞性排斥或抗体介导排斥可引发肝窦内皮损伤,表现为黄疸伴腹水快速增长。需通过肝活检确诊,调整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剂量,严重时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
肝动脉血栓或门静脉狭窄会导致肝灌注不足,伴随转氨酶升高和顽固性腹水。可通过血管造影确诊,轻度狭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者需行血管介入支架置入术或再次移植评估。
腹腔感染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见于免疫抑制状态下,出现发热、腹痛及腹水中性粒细胞升高。需抽取腹水培养,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后期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同时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胆漏或胆管狭窄可引起胆汁性腹水,伴随皮肤瘙痒和大便颜色变浅。经ERCP放置胆管支架或行胆肠吻合术,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治疗,需长期随访观察胆汁引流情况。
肝移植术后患者应每日测量腹围和体重,记录24小时出入量,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但保证优质蛋白补充,如鸡蛋清和鱼肉。避免剧烈咳嗽或便秘增加腹压,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腹胀不适。所有药物调整须经移植团队指导,定期复查肝脏弹性成像和血药浓度监测,出现腹水突然增多或意识改变需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