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龈癌的区别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龈炎和牙龈癌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牙龈炎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积累等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可通过日常护理改善。牙龈癌则与长期炎症刺激、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牙龈溃疡、肿块、疼痛等症状,需通过手术、放疗等方式治疗。

1、病因不同:牙龈炎主要由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引起,口腔卫生不良是常见诱因。牙龈癌则与长期慢性炎症、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

2、症状表现:牙龈炎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通常在刷牙或进食时加重。牙龈癌的症状更为严重,可能出现牙龈溃疡、肿块、牙齿松动、持续性疼痛等,晚期可伴随淋巴结肿大。

3、诊断方式:牙龈炎通过口腔检查、牙周探诊等方式即可诊断,必要时可拍摄X光片。牙龈癌的诊断需结合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病变性质及范围。

4、治疗方法:牙龈炎的治疗以改善口腔卫生为主,包括定期洁牙、使用抗菌漱口水、调整刷牙方式等。牙龈癌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5、预后差异:牙龈炎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通常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牙龈癌的预后与发现早晚、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晚期则预后较差。

牙龈炎和牙龈癌的预防均需注重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风险。出现牙龈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