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龈炎是什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慢性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该疾病通常由牙菌斑堆积、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吸烟、激素变化以及某些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引起。治疗慢性牙龈炎的方法包括改善口腔卫生、定期洁牙、使用抗菌漱口水、调整饮食习惯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1、牙菌斑堆积:牙菌斑是慢性牙龈炎的主要诱因,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性物质,导致牙龈发炎。治疗方法包括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并定期进行专业洁牙。

2、不良口腔卫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或忽视口腔清洁会导致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并使用含氟牙膏。

3、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免疫力,增加牙龈炎的风险。戒烟是改善牙龈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戒烟。

4、激素变化:孕期、青春期或服用某些药物时,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牙龈敏感和炎症。此时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温和的漱口水,并咨询医生调整药物。

5、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与慢性牙龈炎密切相关。控制基础疾病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克林霉素进行治疗。

慢性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和菠菜。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是维护牙龈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