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君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外科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预后较好的一种。其进展缓慢且转移概率低,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具体预后与肿瘤大小、是否转移、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通过体检发现颈部无痛性结节。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且未突破包膜时,手术切除后复发概率极低。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至肺或骨骼的情况较为少见。规范治疗下,患者术后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多数无需放化疗。术后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抑制肿瘤复发,同时维持正常代谢功能。
当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或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需扩大切除范围并配合放射性碘治疗。极少数病例会出现肿瘤去分化导致恶性程度升高,或对放射性碘治疗产生抵抗。存在BRAF基因突变者可能进展较快,需更密切监测。晚期患者若发生远处转移,可能需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片或乐伐替尼胶囊进行控制。
确诊后应尽早在头颈外科或甲状腺专科就诊,根据肿瘤分期选择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避免高碘饮食,定期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恢复,出现声音嘶哑或颈部肿块增大须及时复诊。备孕或妊娠期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甲状腺功能处于适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