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过敏起疙瘩可通过远离过敏原、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起疙瘩通常由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药物过敏、昆虫叮咬、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过敏起疙瘩首先要避免再次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食物过敏需停止食用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接触性过敏需更换洗衣剂或化妆品,药物过敏应停用可疑药物并记录药名。家长需仔细排查儿童近期接触的新物品,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5-1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瘙痒。冷敷后涂抹炉甘石洗剂能形成保护膜,避免抓挠导致感染。儿童皮肤娇嫩,家长需控制冷敷温度防止冻伤,冷敷间隔至少2小时。
局部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或复方樟脑乳膏止痒。大面积皮疹可选用糠酸莫米松凝胶,渗液部位先用硼酸溶液湿敷。儿童建议选择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面部及皮肤褶皱处避免强效激素。
症状较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片。儿童可选择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合并哮喘需备妥沙丁胺醇气雾剂应急。
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建议查IgE抗体,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顽固病例。昆虫叮咬过敏患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
过敏起疙瘩期间宜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剧烈摩擦。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记录过敏日记有助于识别致敏因素,外出时携带过敏急救卡。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