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会引起转氨酶升高。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这与肝细胞损伤、炎症活动或并发症有关。
肝硬化进展过程中,肝细胞持续受损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促使转氨酶从肝细胞释放入血。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其升高程度常反映肝细胞急性损伤;谷草转氨酶则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显著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坏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转氨酶升高以谷草转氨酶为主,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则常见谷丙转氨酶更显著升高。转氨酶水平波动还可能提示肝硬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或门静脉血栓形成时可能出现一过性升高。
部分肝硬化患者转氨酶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尤其在疾病晚期。此时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转氨酶合成能力下降,反而表现为数值不显著增高。胆汁淤积型肝硬化患者则以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为主,转氨酶升高不明显。某些药物如他汀类、抗结核药也可能干扰转氨酶水平,需结合用药史判断。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防肝性脑病。出现转氨酶急剧升高伴黄疸、腹水加重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肝功能衰竭。建议每3-6个月进行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早期发现肝癌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