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3667次浏览

王海泉 主任医师

王海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病症。禁忌包括孕妇禁用、阴虚阳亢者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且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

1. 回阳救逆

附子能挽救阳气衰微的危重症候,适用于大汗、大吐、大泻导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常与人参、干姜配伍,如四逆汤。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乌头类生物碱具有强心、抗休克作用,但过量易导致心律失常,须由医生指导使用。

2. 补火助阳

附子可温补肾阳、脾阳、心阳,改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肾阳虚症状,常与肉桂、熟地黄同用。对于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胸痹心痛,可配伍桂枝、薤白。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则需配合干姜、白术。

3. 散寒止痛

附子对寒湿痹痛、关节冷痛有显著缓解作用,尤宜于寒邪偏盛的痛痹,常与桂枝、白术同用。治疗寒凝腹痛可配干姜、甘草,如附子理中丸。其镇痛机制与抗炎及调节神经传导有关,但需注意先煎1-2小时减毒。

4. 禁忌人群

孕妇绝对禁用附子,因其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阴虚火旺者服用会出现口干咽痛、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高血压、甲亢等阳亢体质者慎用。与半夏、瓜蒌等药物同用可能增强毒性,须避免配伍。

5. 毒性控制

附子含乌头碱等剧毒成分,生附子成人每日极量为3-15克,须炮制后先煎久煎。中毒表现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心率失常,严重者可致死。建议使用制附子颗粒、黑顺片等规范炮制品,并严格遵循医师处方剂量。

使用附子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避免饮酒加重毒性反应。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立即停用并就医。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配伍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外用附子制剂时避免接触黏膜,皮肤破损处禁用。贮藏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儿童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