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龈肿痛可通过清洁口腔、冷敷缓解、使用消炎药物、治疗基础疾病、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牙龈肿痛通常由食物残渣刺激、局部创伤、牙周感染、全身性疾病、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
食物残渣滞留是常见诱因,建议餐后使用牙线清除牙缝残渣,配合含氟抑菌牙膏刷牙。生理盐水漱口可减少细菌繁殖,每日至少两次含漱30秒。注意避免使用牙签剔牙造成牙龈二次损伤。
外伤或撞击导致的肿胀可用冰袋隔毛巾外敷,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渗出,但禁直接接触皮肤。伴随出血时应轻压止血而非热敷。
细菌感染时可选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牙龈局部涂抹碘甘油辅助消炎。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孕妇禁用甲硝唑。合并脓液需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更易出现顽固性肿痛,需监测血糖至达标范围。维生素C缺乏可致牙龈脆弱出血,建议每日摄入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智齿冠周炎需口腔科行冠周冲洗,脓肿形成时要切开引流。长期不愈的肿痛可能提示牙周炎或根尖周炎,需拍摄牙片后制定刮治或根管治疗计划。
日常应选择软毛牙刷避免刺激牙龈,适当增加酸奶等益生菌摄入调节口腔菌群。急性期避免食用坚果、辛辣等硬质刺激性食物。坚持早晚巴氏刷牙法并定期洗牙,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检查。孕妇及长期服药者出现牙龈问题时,应及时向医生说明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