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脱腿毛通常对身体无害,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皮肤刺激或感染。脱毛方式主要包括物理脱毛、化学脱毛和激光脱毛,不同方法对皮肤的影响程度各异。
物理脱毛如刮毛刀或蜜蜡脱毛,可能因摩擦或拉扯导致皮肤轻微红肿、毛囊炎,但多数可自行缓解。化学脱毛使用脱毛膏或霜,成分中的巯基乙酸可能刺激敏感肌肤,出现灼热感或过敏反应。激光脱毛通过破坏毛囊达到长期效果,操作规范时安全性较高,但需避免在晒伤或炎症部位使用,否则可能加重皮肤损伤。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脱毛后均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暴晒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极少数情况下,激光脱毛可能因设备能量过高或操作不当导致色素沉着、水疱等不良反应。化学脱毛剂若误入眼睛或黏膜可能造成化学性损伤。有瘢痕体质、皮肤感染或免疫缺陷者,脱毛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脱毛频率过高也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慢性皮炎。
建议选择正规机构进行激光脱毛,居家脱毛前先做皮肤测试。脱毛后出现持续红肿、疼痛或皮疹应及时就医。日常可涂抹无酒精保湿产品舒缓肌肤,避免抓挠脱毛部位。毛发具有调节体温和保护皮肤的作用,若非必要无须过度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