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少儿流感高烧通常持续3-5天,实际病程受病毒类型、免疫状态、并发症、治疗时机、年龄因素等影响。
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多持续5-7天,乙型流感症状相对较轻,高热期约2-4天。病毒载量高低直接影响发热持续时间,早期进行病毒抗原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患儿发热多控制在3天内,未接种者可能延长至1周。免疫缺陷儿童可能出现双相热,即退烧1-2天后再次发热,需警惕继发感染。
合并肺炎者发热常超过7天,伴持续性咳嗽和呼吸急促。中耳炎患儿可能出现反复高热,需通过耳镜检查确诊。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出现热峰延长伴意识改变。
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将发热缩短1-2天。延迟治疗者可能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发热迁延不愈。
3岁以下婴幼儿高热易持续5天以上,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学龄儿童发热多集中在病程前3天,退热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肌痛等流感后症状。
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退热期可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恢复期建议逐步增加室内活动,如发生热退后再次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感染。居家护理需每日监测体温4次,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