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导致人头晕的原理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颈椎病导致头晕的原理主要与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刺激、颈椎稳定性下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肌肉紧张有关。

1、椎动脉受压:

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动脉血流减少。椎动脉是供应大脑后部血液的主要血管,血流不足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这种头晕通常伴随颈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2、交感神经受刺激:

颈椎病变可能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导致头晕。这种头晕常伴有心慌、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3、颈椎稳定性下降:

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稳定性下降,可能导致颈椎关节错位或活动异常。颈椎的不稳定会影响头部位置的感知,干扰前庭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头晕。这种头晕通常与颈部姿势改变密切相关。

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颈椎病引起的局部炎症和肌肉紧张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脑部供血不足会引发头晕,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症状更为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头晕症状。

5、肌肉紧张:

颈椎病患者常伴有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肌肉的过度紧张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影响脑部供血。肌肉紧张还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进一步加重头晕症状。通过放松颈部肌肉可以缓解头晕。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改善颈部姿势、进行颈部肌肉锻炼、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低头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颈部受凉,适当进行颈部按摩和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头晕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