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接触污染物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1、密切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或共用物品。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中,接触这些分泌物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可能导致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勤洗手,尤其是接触患者后。
2、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封闭空间内,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粪口传播: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未彻底清洁双手后进食,可能导致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可减少传播风险。
4、接触污染物传播: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门把手等物品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可能导致感染。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尤其是公共场所的设施,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5、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孕妇应避免接触患者,注意个人卫生,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预防需从多方面入手,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定期消毒常用物品等。饮食上,注意食物的清洁与煮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运动方面,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