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症状及治疗方法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猩红热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退热处理、皮肤护理、隔离防护、并发症监测等方式缓解。该病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皮疹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规范用药需完成10天疗程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避免复发或诱发风湿热等并发症。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

2、退热处理: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退热贴。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头痛不适,用药间隔需保持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皮肤护理: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瘙痒部位,修剪指甲避免抓伤。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脱皮期涂抹凡士林保持湿润,禁止强行撕扯皮屑。

4、隔离防护:发病后居家隔离至少7天,餐具毛巾专人专用。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5、并发症监测:病程第2-3周需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关节肿痛可能提示风湿热,心肌炎表现为心悸气促。出现耳痛流脓需排查中耳炎。

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选择米粥、蒸蛋等软质食物避免刺激咽喉。恢复期进行室内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心电图。居室保持20-24℃室温及50%湿度,使用加湿器缓解呼吸道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