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踝关节扭伤预后与损伤程度、治疗及时性及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多数儿童经规范处理可完全恢复。恢复效果受韧带损伤分级、是否合并骨折、康复依从性、年龄因素及慢性不稳定风险影响。
1、韧带损伤分级:Ⅰ度韧带拉伤患儿2-3周可恢复运动,表现为局部压痛无肿胀;Ⅱ度部分撕裂需4-6周支具固定,伴随关节稳定性下降;Ⅲ度完全断裂可能需手术重建,关节出现明显松动感。早期MRI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
2、骨折并发症: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时需石膏固定4周,骨痂形成期避免负重;距骨骨软骨损伤可能引发长期疼痛,关节镜清理效果良好。X线片显示阴性时仍需警惕隐匿性骨折。
3、康复训练时序: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POLICE原则保护/最优负荷/冰敷/加压/抬高;亚急性期进行踝泵训练与本体感觉练习;6周后逐步加入单腿平衡训练,使用平衡垫可提升关节稳定性。
4、年龄相关因素:8岁以下儿童因韧带强度大于生长板,更易发生骨骺损伤而非单纯扭伤;青少年运动员需特别注意功能性不稳的预防,运动时佩戴半刚性护踝可降低再伤率。
5、慢性不稳定管理:反复扭伤可能继发距下关节紊乱,表现为走不平路面易崴脚。持续超过3个月的不稳需考虑Broström韧带修复术,术后配合为期12周的渐进性抗阻训练。
饮食方面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康复期适量增加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运动恢复从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项目开始,6个月内避免高风险跳跃动作。夜间使用踝关节中立位支具可预防习惯性扭伤,每周3次踝周肌群强化训练需持续至伤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