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慢性肾炎患者可通过饮食管理、血压监测、预防感染、规律作息、心理调节等方式进行家庭护理。该疾病可能与免疫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饮食管理: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限制植物蛋白摄入。水分控制根据尿量调整,出现水肿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前日尿量加500毫升。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高钾期需限制香蕉、橙子等水果。
2、血压监测:早晚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目标值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家庭自测发现收缩压超过140mmHg需及时就医。避免突然起身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洗澡水温控制在40℃以下。血压波动较大时可尝试深呼吸放松。
3、预防感染:保持居室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外出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注意会阴部清洁,女性患者经期加强卫生护理。出现咽痛、发热等感染征兆时,立即检测尿常规。疫苗接种选择灭活疫苗,避开疾病急性期。
4、规律作息:保证夜间连续睡眠7-8小时,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推荐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防止静脉血栓。建立固定服药时间表,使用分药盒辅助记忆。
5、心理调节: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照护经验,每周进行3次正念冥想练习。家属避免过度关注检验指标,多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出现焦虑情绪时可尝试音乐疗法,选择节奏舒缓的古典乐曲。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进展。
慢性肾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热量维持在30-35kcal/kg。适宜进行步行、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等指标,居家记录每日尿量及血压变化。注意观察眼睑及下肢水肿情况,发现尿量突然减少或泡沫尿增多应及时肾内科就诊。保持居室温度20-24℃,湿度40%-60%,避免受凉诱发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