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新生儿肠绞痛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喂养方式、使用益生菌、飞机抱、热敷等方式缓解。肠绞痛通常由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喂养不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按摩时需避开脐部,每次持续5-10分钟,配合屈腿动作效果更佳。注意按摩力度需轻柔,避免在喂奶后立即进行。
母乳喂养需保持正确衔乳姿势,避免吸入空气;配方奶喂养可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时保持45度角。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减少胃内积气。少量多次喂养比单次大量喂养更有利消化。
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可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需选择婴幼儿专用菌株,避免含过敏原成分。益生菌需连续使用2-4周才能显现效果,不建议与抗生素同服。
将婴儿俯卧于前臂,头部靠近肘弯,手掌托住腹部。这种体位能通过腹部压力促进排气,每次持续10-15分钟。注意托稳头颈部,避免餐后立即实施,观察婴儿呼吸是否通畅。
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腹部,每次不超过10分钟。温度需用手腕内侧测试,避免烫伤。热敷能放松肠道平滑肌,可与按摩交替进行。禁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癫痫患儿慎用。
日常护理需注意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母乳妈妈应避免摄入咖啡因、豆类等易产气食物。保持环境安静温暖,采用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若持续哭闹超过3小时、伴随发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排除肠套叠等急症。建立规律作息有助于肠道功能成熟,多数婴儿3-4月龄后症状自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