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关节炎可能引发关节畸形、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心理障碍等并发症。
1、关节畸形:
长期炎症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手指天鹅颈畸形、膝关节内翻变形是典型表现。早期通过支具固定、康复训练可延缓进展,晚期需关节置换手术。
2、心血管疾病:
慢性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可能伴随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控制炎症需使用甲氨蝶呤、托法替布等抗风湿药,同时监测血压血脂。
3、骨质疏松:
关节活动减少和糖皮质激素使用导致骨量流失,表现为脊椎压缩性骨折。双能X线吸收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等抗骨松药物。
4、继发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肺炎、尿路感染风险,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是警示信号。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前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
5、心理障碍:
慢性疼痛导致焦虑抑郁发生率达40%,睡眠障碍常见。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可改善症状。社会支持系统和疼痛管理课程有积极作用。
关节炎患者需保持适度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每日补充500mg钙和800IU维生素D。疼痛发作期可尝试热敷或冷敷,体重控制减轻关节负荷。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关节影像学,出现新发症状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控制炎症,避免高嘌呤食物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