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调理。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是控制血压的基础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血管收缩,酒精摄入过量可能损伤血管内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长期精神紧张可能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2、饮食控制:
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增加钾、钙、镁的摄入,每日食用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推荐食用燕麦、荞麦等全谷物,适量摄入低脂乳制品,每周吃2-3次深海鱼类。
3、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抗阻训练每周2-3次,重点锻炼大肌群。避免憋气用力动作,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需咨询
4、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能减少血管收缩。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通过排水排钠降低血容量。药物选择需考虑并发症,糖尿病者优先选用ARB类药物。
5、定期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每日早晚各1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识别夜间高血压和晨峰现象。每3-6个月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长期高血压可能损伤靶器官。
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烹饪选用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避免动物脂肪。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