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儿童关节周围骨折具有生长板受累、愈合快、塑形能力强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骨骺损伤、干骺端骨折、骨膜厚韧、易发生成角畸形、再骨折风险高。
1、骨骺损伤:
儿童骨骼尚未完全骨化,骺板软骨强度低于韧带,暴力易导致骨骺分离。Salter-Harris分型中Ⅱ型最常见,表现为骺线增宽伴干骺端三角形骨块。需急诊复位避免生长障碍,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4-6周,定期复查骺板闭合情况。
2、干骺端骨折:
干骺端为松质骨与皮质骨移行区,受剪切力易发生青枝骨折或完全骨折。特有表现为骨皮质皱褶、隆突畸形,X线可见"帐篷征"。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保留2-3年塑形期,允许15°以内成角畸形自行矫正。
3、骨膜厚韧:
儿童骨膜血供丰富且机械强度高,骨折时形成连续性骨鞘,可限制移位并促进愈合。但过度依赖骨膜稳定性可能导致漏诊,需结合MRI评估软骨损伤。骨膜下血肿钙化快,2周内可见明显骨痂形成。
4、成角畸形:
儿童骨折后成角畸形发生率达30%,与骨折部位和年龄相关。尺桡骨远端可接受20°掌倾角,肱骨髁上骨折容许10°内翻。冠状面畸形矫正能力优于矢状面,旋转畸形几乎不能自行矫正。
5、再骨折风险:
骨折后6个月内再骨折率为5%-12%,与过早负重、维生素D缺乏、固定不充分相关。高风险部位包括锁骨中外1/3、胫骨中下段,建议保护性活动3个月,补充钙剂600mg/日。
日常护理需注意观察末梢血运,石膏固定期间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恢复期补充牛奶、鸡蛋、奶酪等高钙食物,避免跳跃、对抗性运动。每月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骺板损伤者需随访至骨骼成熟。出现关节僵硬、肢体不等长等并发症时,需考虑骨骺阻滞术或肢体延长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