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与食道癌的区别是什么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食道炎与食道癌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及预后。

1、病因差异:

食道炎多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属于炎症反应;食道癌则与长期慢性炎症、吸烟饮酒、遗传因素相关,属于恶性细胞增殖。食道炎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烧心、胸痛等症状;食道癌可能与亚硝胺类物质摄入、Barrett食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2、症状特点:

食道炎以烧灼感、反酸、胸痛为主,症状呈间歇性;食道癌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表现为吞咽梗阻、消瘦、呕血,症状呈进行性加重。食道炎症状可通过抑酸治疗缓解;食道癌需通过影像学及病理确诊。

3、诊断方法:

食道炎依赖胃镜观察黏膜充血糜烂,活检显示炎症细胞浸润;食道癌需通过胃镜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型细胞或癌变证据,辅以CT评估分期。

4、治疗手段:

食道炎以抑酸药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铝碳酸镁、促动力药为主,需调整饮食;食道癌需手术切除食管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放化疗紫杉醇、顺铂或免疫治疗,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5、预后差异:

食道炎经规范治疗可完全缓解,复发率与生活习惯相关;食道癌预后取决于分期,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发现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提高生存率。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食道炎患者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少食多餐;疑似食道癌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