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低血糖怎么办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低血糖可通过饮食调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治疗。低血压低血糖通常由营养不良、过度节食、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每日增加5-6餐少量多餐,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中等的食物如燕麦片、全麦面包,搭配高蛋白食物如水煮蛋、希腊酸奶。每餐需包含15g碳水化合物,两餐间可补充坚果或香蕉。避免空腹摄入咖啡因,餐后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稳定血压。

2、作息管理:

保持7-8小时夜间睡眠,午间平卧30分钟可改善直立性低血压。晨起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醒后静卧30秒、坐起30秒、双腿下垂30秒再站立。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或桑拿,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22-26℃。

3、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平板支撑,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健步走。运动前测量血糖值需>5.6mmol/L,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果汁。避免清晨空腹运动,推荐餐后1-2小时进行。

4、药物控制:

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氟氢可的松提升血压,或米多君改善血管张力。低血糖发作时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慢性患者建议携带胰高血糖素笔。用药需监测电解质和心率变化,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加重。

5、病因治疗:

可能与肾上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内分泌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72小时饥饿试验,针对病因采用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或肿瘤切除术。

建议每日摄入含铜丰富的牡蛎、牛油果,配合维生素B族补充剂。进行倒立板训练或冷水擦浴刺激血管收缩,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立卧位血压差值。当出现意识模糊或收缩压持续低于80mmHg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