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范围是什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的范围通常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常见类型包括生理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病理性低血压。

1、生理性低血压:

部分健康人群血压长期偏低但无不适症状,常见于体型瘦弱的女性或运动员。这类低血压与遗传体质、基础代谢率较低有关,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体位性低血压:

由体位突然改变引发,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mmHg。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脱水有关,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建议起身时动作缓慢,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

3、餐后低血压:

进食后血压下降≥20mmHg,多发于老年人。因内脏血流重新分配导致,常伴餐后困倦。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餐后保持坐位休息。

4、药物性低血压:

利尿剂、降压药等可能引发血压异常降低。与药物剂量过大或个体敏感性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

5、病理性低血压:

可能与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感染控制使用抗生素,心衰患者需规范使用地高辛等药物。

日常可通过穿弹力袜、增加盐分摄入每日6-8g、饮用淡盐水等方式改善循环血量。推荐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血管张力,避免长时间站立。出现晕厥或血压持续低于80/50mmHg时需立即就医,排查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等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