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与子宫癌的严重程度需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两者均属于妇科恶性肿瘤,但侵袭性和预后存在差异。
宫颈癌多源于鳞状上皮细胞或腺细胞,HPV感染为主要诱因;子宫癌主要指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水平异常相关。前者早期易通过筛查发现,后者进展隐匿性更强。
宫颈癌易向盆腔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子宫癌晚期常发生肺、骨等远处转移。淋巴转移率宫颈癌更高约15-30%,但子宫癌血行转移更早。
Ⅰ期宫颈癌生存率达80-90%,子宫癌约75-88%。晚期病例中,宫颈癌Ⅲ期生存率40-50%,子宫癌Ⅲ期约35-45%,差异随分期进展扩大。
宫颈癌对放化疗敏感度较高,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更成熟;子宫癌需根据激素受体状态选择方案,靶向治疗适用性有限。
宫颈癌可通过HPV疫苗+TCT筛查显著降低发病率,早期检出率超90%;子宫癌缺乏特异性筛查手段,确诊时中晚期比例更高。
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与激素水平管理,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宫颈癌高危人群应定期HPV筛查,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需立即排查子宫内膜病变。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两种癌症风险,饮食需减少高脂高糖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