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晚期子宫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与HPV持续感染、雌激素水平异常、基因突变、肥胖、糖尿病等因素相关。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主要手段,适用于局部晚期患者。术中可能采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技术,术后需结合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
体外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照射可控制病灶进展,针对骨转移或脑转移可采用姑息性放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或膀胱炎等副反应。
顺铂联合紫杉醇为一线方案,卡铂、多西他赛等药物可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并发症,需配合升白针等支持治疗。
贝伐珠单抗适用于复发转移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PD-L1阳性病例。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用药期间需监测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纳武利尤单抗等PD-1抑制剂对微卫星不稳定型效果显著。治疗前需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肺炎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晚期子宫癌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饮食采用高蛋白低脂原则,优先选择鱼肉、蛋清及十字花科蔬菜。疼痛管理可结合非药物疗法如音乐治疗,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心理支持需贯穿全程治疗,建议参与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出现持续发热或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