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经常头晕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耳石症、颈椎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体位动作、补充铁剂、耳石复位、颈椎牵引等方式治疗。
空腹或长时间未进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头晕、出汗、心慌等症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出现症状时及时进食。规律三餐、避免过度节食可预防低血糖发作。
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脑部短暂供血不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起床或久坐后应缓慢站立,增加日常水分摄入,穿弹力袜有助于改善症状。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携氧能力下降,常见面色苍白、乏力伴头晕。可能与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因素有关。建议多摄入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
内耳平衡感受器异常引发眩晕,常与头部位置改变相关,伴恶心呕吐。通过Epley手法等耳石复位治疗可缓解,严重时可使用倍他司汀、地芬尼多等药物控制眩晕症状。
椎动脉受压影响脑供血,多与长期低头有关。表现为转头时头晕加重,可能伴颈肩疼痛。颈椎牵引、热敷理疗可改善症状,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建议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证7-8小时睡眠,控制咖啡因摄入。若头晕频繁发作或伴随剧烈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长期头晕患者应监测血压、血糖,定期进行血常规和颈椎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