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是否遗传需结合具体类型分析,普通荨麻疹通常不遗传,特殊类型可能具有遗传倾向。
急性荨麻疹多由过敏原触发,如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属于获得性免疫反应。这类荨麻疹与遗传基因无直接关联,父母患病不会必然导致子女发病。治疗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
持续6周以上的慢性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过敏史。虽然不属于典型遗传病,但子女可能继承过敏体质倾向。控制需长期服用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并排查甲状腺疾病等潜在诱因。
寒冷、压力等物理刺激诱发的荨麻疹中,少数家族性病例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患者皮肤肥大细胞异常活化,表现为特定刺激后出现风团。避免诱因是关键,严重时需携带肾上腺素笔应急。
C1酯酶抑制剂缺乏导致的HAE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虽表现为类似荨麻疹的肿胀,但机制完全不同。患者需终身预防性使用拉那替珠单抗或新鲜血浆输注,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极为罕见的FCAS由NLRP3基因突变引起,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婴幼儿期即可发病,伴随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需使用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如阿那金拉。
日常需记录过敏日记排查诱因,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产前遗传咨询,孕期补充维生素D可能降低后代过敏风险。适度游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饮食避免已知过敏原的同时保证营养均衡。症状反复或伴随呼吸困难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