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可能自愈,但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判断,常见处理方式包括避免诱因、冷敷缓解、口服抗组胺药、免疫调节治疗、严重时就医。部分急性荨麻疹可自行消退,慢性荨麻疹需长期管理。
急性荨麻疹约50%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多数与食物过敏、感染等一过性因素相关。皮肤风团消失后无色素沉着,无需特殊治疗。观察期间需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
常见诱发因素包括海鲜、坚果等食物,阿司匹林等药物,冷热刺激或压力。通过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避免穿着紧身衣物。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需减少机械摩擦和极端温度接触。
持续性荨麻疹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可作为辅助用药。药物需规律服用而非按需使用,疗程一般持续至症状完全控制后1-3个月。
伴发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提示喉头水肿可能,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慢性荨麻疹超过6周未愈可能合并甲状腺疾病,建议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病程超过6周定义为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者可能需奥马珠单抗治疗。生物制剂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需监测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等副作用。
建议发作期穿着纯棉宽松衣物,保持环境温度22-26℃。每日补充维生素C 200mg可能降低血管通透性,Omega-3脂肪酸摄入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但运动诱发性荨麻疹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慢性患者每月复诊评估治疗反应,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