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宝宝荨麻疹可能由食物过敏、感染因素、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牛奶、鸡蛋、花生等常见致敏食物可能诱发荨麻疹。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食物蛋白易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引发过敏反应。母乳喂养期间母亲摄入海鲜或坚果也可能通过乳汁传递致敏原。回避可疑食物后症状通常可缓解。
病毒性感冒、肠道感染等疾病期间可能伴随荨麻疹。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组胺释放物质,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红色风团伴瘙痒,感染控制后皮疹逐渐消退。
冷热变化、摩擦压迫等物理因素可直接激活皮肤肥大细胞。冬季冷风刺激或夏季汗液浸渍均为常见诱因,表现为接触部位迅速出现划痕样隆起。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可减少发作。
青霉素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引起药疹型荨麻疹。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停药后配合抗组胺治疗通常有效。
部分患儿存在特应性体质或家族过敏史,免疫系统对正常物质产生过度反应。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
日常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热刺激。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反复发作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