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怎么引起来的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可能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因素、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食物过敏:

部分人群摄入特定食物后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鸡蛋等。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建议通过食物日记排查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2、药物反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作为半抗原引发变态反应。药物代谢产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激活补体系统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风团样皮疹,通常伴有明显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记录药物过敏史。

3、感染因素:

链球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定植等可诱发慢性荨麻疹。病原微生物持续释放的毒素作为超抗原,直接激活T细胞导致炎症介质释放。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咽痛、消化道不适等感染症状,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确认感染灶。

4、物理刺激:

机械摩擦、冷热刺激等物理因素可通过非免疫机制直接激活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在运动、情绪激动时出现直径1-3mm的小风团,与乙酰胆碱分泌增加有关。建议避免剧烈温差变化,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5、自身免疫异常: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抗FcεRIα或抗IgE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持续释放组胺。此类患者常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风团持续时间超过6周。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的HLA-DR4等基因多态性有关。

荨麻疹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含组胺较高的发酵食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免疫平衡,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反应性。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建议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自体抗体。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类型。